<dd id="xnwhz"><tr id="xnwhz"></tr></dd>

    1. <em id="xnwhz"></em>

    2. <div id="xnwhz"></div>
    3. <div id="xnwhz"></div>

      <button id="xnwhz"></button>
        <button id="xnwhz"></button>
          <div id="xnwhz"></div>
          ENG

          勇于冒險 甘于艱苦 樂于和諧

          Adventurous Arduous Amiable

          2018-09-03 | 綜合新聞

          我系碩士研究生張子一在2018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 大家上午好! ? 我是來自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張子一,非常榮幸能夠代表2018級研究生新生在這里發言。 ? 今天,1801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同學們相聚在南方科技大學,懷揣著求知的夢想,我們一起從南方科技大學出發,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 ? 我曾就讀于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專業,大一的時候就去過中科院化學所給大牛們打下手,從一開始的小白一路上摸爬滾打,隨著科研的深入我逐漸地明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想要進一步深造。來到南科大,我的專業從化學變成了生物醫學工程,從傳統理工科跨入了前沿交叉學科。南方科技大學十分注重交叉學科的發展,在這兒多領域的人才進行思想碰撞,以求突破單一學科難以解決的科學技術問題。平臺決定了視野,站在南科大的高水平的平臺上,我們能夠看得更遠。 ? 在選擇南科大之后的這個暑假里,我見到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單粒子冷凍電鏡的發明者,Joachim Frank。Joachim受邀來到我們美麗的校園,為師生講解冷凍電鏡的成果與發展。在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共計10臺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及其它71套相關輔助儀器和樣品制備設備入駐南科大校園,待全部建成后,將是我國最先進的冷凍電鏡實驗室,也是全球頂尖的冷凍電鏡實驗室之一。南科大的校園里,處處洋溢著國際范兒的氣息。當我們在全球化的視角下思考問題,就能夠從容面對世界的變化,捕捉發展的契機,把握前進的方向。南科大人與世界對話,為幸福播種,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科研夢想。 ? 從美國辭去終身教職,來我校任教的鄧巍巍教授曾這樣評價:南科大是一所令人“一見鐘情”的大學,對我來說亦是如此。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而南科大,就是大師云集的地方。遇見南科大,我們有機會在課堂上近距離聆聽院士的教導,在報告廳與諾獎獲得者面對面討論,在seminar上見到學科領域的學術泰斗。遇見南科大,我們還可以在寧靜的荔園和欣園醒來,在先進一流的實驗樓里流連忘返,漫步在晚風習習的湖畔。遇見南科大,我們可以在國際化的平臺上了解多元文化,可以在跨學科學術交流里挑戰學術前沿,可以在深圳創業的氛圍中釋放激情與活力。 ? 占地1.94平方公里的南方科技大學,幾乎正好占深圳面積的千分之一。這千分之一,帶著深圳這座改革之城的創新基因,被定位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同學們踏上這片土地學習,也必將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 “創知、創新、創業”這是所有南科大人共同的故事,也是我們將要續寫的華章。在研究生新的起點上,在各位老師的指導和關懷下,未來我們的道路會愈加寬廣。2018級的新生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敢闖敢試、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南科大攜手共同出發,開創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 謝謝大家!

          ?
          2018-08-01 | 教學新聞

          工學院院長徐政和、副院長張璧蒞臨我系開展教師座談會

          ? 2018年7月31日上午,工學院院長徐政和、副院長張璧蒞臨我系指導工作,并開展教師座談會傾聽我系教師心聲。我系系主任蔣興宇、執行系主任陳放怡出席,教授吳長鋒,副教授唐斌、奚磊,助理教授郭瓊玉、何俊龍,教學工程師彭誠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蔣興宇首先對徐政和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徐政和對我系工作從人才引進、國際合作及未來工學院大樓我系空間規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指導。他對我系今年以來迅速引進人才的進度表示肯定,并強調要確定主干學科,配合博士點申請,為人才引進確定方向。他指出,我系應在原有與哥倫比亞大學友好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并指導我系未來在工學院大樓空間規劃時應在維持原有結構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合理利用。 工學院院長徐政和指導工作 張璧則主要對我系教學工作進行指導,他認為,我系未來發展要綜合考慮學生就業問題,而ABET認證則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他強調,參加ABET認證需領導重視,專人負責,提前做好資料收集工作。他還提出,未來工學院將提供專題心理課程,可供工學院各院系學生修讀,課程采用項目制形式,以目標為導向,培養學生能力,方便后期集中展示。 工學院副院長張璧指導工作 ? 隨后,我系教師從空間使用、經費管理、采購流程、行政服務、科研成果等多個方面向工學院領導提出意見和建議。

          ?
          2018-06-26 | 綜合新聞

          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副院長Barclay Morrison一行來我系交流指導

          ? 6月25日,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分管本科生工作副院長Barclay Morrison,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Lance C. Kam、高級講師Aaron Matthew Kyle來我系交流指導。我校工學院院長徐政和,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我系創系系主任郭向東,我系主任蔣興宇、執行系主任陳放怡出席會議,我系全體教師參加了會議。 ??????? Barclay Morrison一行三人本次來訪主要就兩校工學院合作進行洽談,并對我系教學工作進行交流指導。徐政和對Barclay Morrison一行的來訪表示歡迎,并以MIT、UBC等高校為例介紹了我校與國際名校合作交流的形式與情況。Aaron Matthew Kyle向我系詳細介紹了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capstone課程。雙方就學生聯合培養、教授科研合作等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 ??????? 隨后,Barclay Morrison一行參觀了我系教學實驗室,并對我系核心課程進行了一對一的指導,雙方就深化兩系合作的形式和內涵進行了進一步探討,并達成了進一步共識。 ??????? 據悉,在2016年,我系建立之初,兩校工學院曾就兩系合作交流簽訂過學術合作備忘錄,在學生交流培養、課程指導等方面達成共識,此次交流將推動雙方合作的縱深發展。 交流會議現場 合影留念 參觀我系教學實驗室

          ?
          2018-06-22 | 科研新聞

          我系吳長鋒課題組生物醫學傳感器研究取得新進展,有望實現糖尿病的無痛血糖監測

          ? 近日,我系教授吳長鋒課題組在生物醫學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課題組研究的新型“葡萄糖傳感器”,能夠通過智能手機實現對血糖水平的實時監測。這對開發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血糖監測技術有著怎樣的關鍵意義?為此,我們走訪了吳長鋒教授,聽一聽他的解讀。 吳長鋒教授 ? 吳長鋒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在此次研究中,他率先將光學傳感器引入到活體動物的血糖監測中,在生物傳感器領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 “糖尿病人需要非常頻繁地檢測血糖,通過手指取血和血糖儀來檢測血糖高低,這對于病人來說具有一定的痛苦,而且這種方式不能提供血糖的連續性變化。”吳長鋒說,“對于高危的糖尿病人,臨床上目前使用植入型電化學傳感器對血糖進行連續監測,這種方式能得到實時的血糖檢測變化曲線,能給醫生和病人更全面的數據。但是,電化學傳感器五到七天就需要更換一個電極,就是說在體內過一段時間信號就會降低產生漂移,導致檢測的結果不太準確,并且還會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 正是由于臨床上的需要,吳長鋒教授課題組選擇用光學方法來研發“葡萄糖傳感器”。該傳感器植入到皮下后,其發光顏色隨著血糖的變化而改變。用智能手機拍攝一張照片,就能夠把血糖的高低測量出來,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有望長時間監控血糖的變化趨勢,并減輕病人的痛苦。同時,由于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即便葡萄糖傳感器長時間植入皮下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吳長鋒教授說,希望繼續研究這種檢測方法,將該傳感器應用于臨床中,為生物醫學領域做出貢獻。 吳長鋒課題組在實驗室 對話教授: Q:做這個項目大概花了多長時間? A:從2012年到現在用了大概六年時間,但目前并沒有結束。這個項目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孫凱今年博士畢業,可以說,這個項目貫穿了他的整個博士生涯。我們的研究成果雖然具有突破性和創新性,但這還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未來我們還要在這個項目上合作,繼續優化相關材料和傳感器體內的檢測特性,可以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Q: 您在帶領課題組做這項課題時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A: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困難,即一個在理論上成立的想法是否能夠在實驗中真正實現的難題。很多時候,師生面臨這種“夢想轉換為現實”的困難,心里都是很沒底的。研究者無法預計何時能夠實現第一步的突破,而這第一步突破往往就是一個科研項目最關鍵、最困難的部分。其實實驗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等一個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也就接近成功了。還有就是對學生的引導,遇到困難時,學生會擔心實驗是否能做出結果,甚至會動搖做科研的初心,這時候給予關注和引導是十分必要的。 Q:請問實驗過程中,有沒有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可以分享一下呢?? A:大多時候科研工作是比較枯燥的,但是做出成果那一刻的喜悅卻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學生終于在實驗室取得突破,論文得以發表時的那種喜悅,我感到非常欣慰——畢竟我們也是從學生過來的,能切身體驗到他們的不易和攻克難關之后的勝利感。 Q:這篇文章是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者與學生共同完成,請問和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共事是一種什么體驗? A:團隊里大部分都是已經共事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的Daniel Chiu教授。他現在是我們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兼職教授,我在他的科研組里工作過。在我決定回國發展之前,我們就有過針對半導體傳感器無線血糖監測的討論,他也提供了一些想法,但在當時的背景下覺得這個想法實現起來還有難度。回國后一段時間,我自己牽頭課題組展開這項研究,并邀請Daniel Chiu參與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我校、華盛頓大學、澳門大學和吉林大學的團隊成員都保持了頻繁的交流、討論、結果分享與互評,這種團隊之間的融洽與合作,以及為同一個目標并肩作戰的感覺很棒。 科研核心: ? 糖尿病是當前公眾健康的嚴重威脅之一,準確可靠的血糖監測對于糖尿病的診斷、治療和及時護理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對高風險糖尿病人普遍使用植入型電化學傳感器來進行血糖的連續監測,但是酶電極等植入器件有組織損傷、信號漂移以及需要頻繁更換等缺陷。光學檢測技術有望克服電化學傳感器的缺陷,但目前用光學方法對體內血糖水平進行可逆、靈敏和實時檢測仍然是相關研究領域的難題。 ? 在最近工作中,吳長鋒課題組進一步設計開發出一種超靈敏的聚合物點葡萄糖傳感器,相比于前期工作,傳感器的靈敏性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將傳感器植入小鼠皮下后,其發光顏色隨著血糖濃度改變而改變。課題組進一步開發了圖像處理軟件APP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過手機攝像采集傳感器發光圖像,然后進行APP圖像處理定量確定血糖濃度,實現了對體內血糖水平的無線動態監測。以上結果為新型光學傳感器的設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為進一步開發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血糖監測技術奠定了基礎。 論文連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238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8b02188

          ?
          2018-06-01 | 綜合新聞

          我系赴成都、重慶兄弟院校交流訪問

          ? 2018年5月25日-29日,我系創系系主任郭向東、系主任蔣興宇帶隊,先后赴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交流訪問,了解四所高校、科研機構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科研、教學、人才建設等情況,并就合作項目進行了討論,我系執行系主任、副教授陳放怡,教授吳長鋒、楊戈,副教授唐斌、奚磊、李凱等參加訪問。 ? 5月25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葉玲,辦公室主任韓向龍對我系郭向東、蔣興宇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葉玲介紹了華西口腔醫學院的歷史及發展,雙方就科研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 5月26日,我系教授拜訪和參觀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張興棟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對我系教授給予了熱情接待,張興棟期待能與我系有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 ? 5月27日,我系教授拜訪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袁勤、副院長黃健等出席了座談會,雙方就力學和影像學科研團隊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 ? 5月28日,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王貴學對我系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從學科發展概況、學科與學位點、學科現狀分析與對策、學科未來發展規劃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雙一流學科建設的現狀與舉措。同時,還向我系教授開展了題為《BME醫工融合的跨界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的報告。

          ?

          聯系我們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學苑大道1088號

          bme@sustech.edu.cn

          關注微信公眾號

          <dd id="xnwhz"><tr id="xnwhz"></tr></dd>

          1. <em id="xnwhz"></em>

          2. <div id="xnwhz"></div>
          3. <div id="xnwhz"></div>

            <button id="xnwhz"></button>
              <button id="xnwhz"></button>
                <div id="xnwhz"></div>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